2021年体育场馆里的上海记忆docx体育场馆里的上海记忆 “去虹口”已经成为上海当地人“看足球”“看比赛”的代名词 1935年10月10日,数以万计的上海市民潮水般涌入了上海西北角、略显偏僻的江湾。这一天,江湾一带忽然变得热闹起来,甚至如租界通常出现了车水马龙、人山人海的罕见景象。
有此盛况,乃是拜当初的南京国民政府举行的“第六届全国运动会”所赐。那场运动会的主赛场便是在江湾的上海市立体育场,也就是后来上海人耳熟能详的江湾体育场。
另外,当初的上海尤其市政府之因此将其列为“大上海计划”城市体育项目建设的一部分,也是因为当初上海人口已超出300万,却没有任何大型体育场馆。于是,建设“远东第一体育场”的宏伟目标便被提出。
要建“远东第一体育场”,花费自然不菲。除了财政拨款外,当局还曾尤其发行公债用于支持场馆建设。
这座当代化体育场包含主运动场、体育馆和游泳池三大部分。另外,还曾计划加盖网球场、篮球场和棒球场,总占地面积达300余亩。其设计师是留美多年365wm完美体育、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时任中国建筑师学会会长、年仅35岁的董大酉。她所设计的主运动场采取钢筋混凝土屋架结构,开创了我国同类大型公共设施建设的先河。
“远东第一体育场”的兴衰 1934年8月开工后,如同“大上海计划”的建筑一样,江湾体育场的建设进度神速,仅一年便告完工。
第五届全运会开幕式在上海江湾体育场举行。图为文艺工作者演出的大型歌舞图案 这座体育场不但是当初全国之最,也是当初整个远东观众容量最大的公共运动场。整个体育场高111米,共有20层台阶,观众席“可坐4万人、立2万人”。
体育场的田径场南北长330米,东西宽175米,设500米跑道,中间则为足球场。东西看台中央的3层高的司令台尤为壮观。体育场正门采取中式古典坊场形式,三处门洞则如罗马式圆拱,建筑风格秉承整个“大上海计划”中各大建筑的中西合璧特征。
当初的“全国运动会”举行前后,沪上对这座体育场给予高度褒扬。申报称“地方政府以钜金兴筑体育场所,并招待全国数十省市之代表集会于此,其筹备之诚恳,兴建之伟大,亦以沪市为首屈一指”“另以本体育场规模之大、容量之多,部署之完备,乃能以百万元左右之经费完成之,尤见设计者之苦心孤旨焉” 除用于体育赛事外,当局也还期望江湾体育场能够“以新市民之观感,而促进该区域之繁荣,谋一举而两得”。时任市长更是将其视为“大上海计划”建设结果之象征,期望它能带动整个上海华界区域的复兴和发展。
1955年8月20日,在上海江湾体育场举行的全国游泳竞赛 但事和愿违。抗战爆发后,江湾体育场便遭废弃,甚至一度成为日军堆放武器弹药的仓库,抗战后仍被作为库来使用。1946年夏天,这里甚至发生过弹药库爆炸的事故,造成整个南部看台全部倒塌。
江湾体育场作为运动场馆最终的荣光是在1983年举行了第五届全国运动会的开幕式。但遗憾得很,因为位置远离市中心且赛事稀少,因此当初上海市民只是印象中依稀知道有这么一座体育场,却大多没有亲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