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官网如果没有二战的话 上海的市中心必定会在杨浦区 江湾五角场就是中心如果没有“二战”的话,上海的市中心就会在杨浦区,你敢信吗?不管你怎么看,反正在我接触到这条信息之前,我肯定是不会信的。
熟悉上海古代史的人都清楚,无论是古朴的老城厢还是繁荣的租界区,又或是有着“上海源头 ”之名的华亭(松江区),都有着秉承上海衣钵的资历。
而这个处于边缘地带的杨浦,它自古就村落稀少,更与刚刚提到的那些人口密集区南辕北辙,如何能够成为上海的中心呢?其实呀,正是由于杨浦还有着大量未开发的地,才叫它掌握住这次成为核心的机会。
自18世纪中叶开始,积贫积弱的大清丧失了对上海的部分管理权,使其成为了我国五个对外通商口岸之一。
出于洋人领先的建造技术和海量资本的扶持,租界对于华界可谓是降维打击,引得很多追求生活质量的上海人想方设法地前往租界谋生。
可以说,上海的资源都快被外人挖空了。辛亥之后,孙中山道出了事态的严重性,他说,上海若再这样长此不变下去,则无法满足成为我国与世界相连商港的要求。
往直白点说就是,我们既然无法与洋人在市中心抢商港,那就在它的上游再建上一座,通过合规的竞争,优势迟早会掌握在我们这一边。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为了尽快站稳并控制上海,便决定在上海黄金地带的东北方向,黄浦江上游的江湾地区征地兴建新上海。
这里北邻新商港,南接租界,东近黄浦江,且地势平坦,前期旧区的改造成本较低,非常适合成立一个新的上海。雄心勃勃的大上海计划便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展开了。
“大上海计划”是我国近现代新城建设的鼻祖,首次在华夏大地上引入了区划的概念。即根据城内的地形、水陆交通和区位条件,将全市土地的使用功能进行分类,划分出了行政区、港口区完美体育官方网站、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
它是一张以政府建筑为中心,向四周环状辐射的道路路网。市政区西南侧的商业区呈蛛网状,它的中心位置就是如今上海市知名的五角场商圈。
商业副中心也是一个五岔路口,即现在正在开发的淞沪路三门路商圈,这样呈放射式分布的蛛网状城市布局,有利于周边人流的集聚,是当时从理论上来说最为理想的商业布局模式。
只可惜受当时人们认知水平的制约,完全没有想到在百年后家家都有车的社会,会造成严重的交通拥堵。这也是五角场中环路高架桥以及淞沪路隧道不得不建设的原因。
“大上海计划”的愿景固然是美好的,它深受西方城市美化运动的影响,注重道路系统的建设与城市分区的布局。
希望采用比租界更加先进的市政设施来实现华界的繁荣,以限制租界的扩张,带动资本和人口往新市区迁移,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够取代南部的租界,间接地赶走这些殖民者。
理想虽然很丰满,可是它生不逢时,十年不到的光景,日本法西斯的铁蹄踏入上海,战争爆发,才刚刚形成框架的新城中止。
淞沪抗战之后,上海沦陷。出于军事方面的目的,日本提出了《上海新都市建设计画》,以达成其“以战养战”的战争野心。
虽然秉承了以江湾五角场为中心的都市框架,可军事港口、码头和机场却占据了“计画”的重要位置。为后来江湾地区的发展增加了无形的限制。
那“大上海计划”时期的建筑在哪里可以找到呢?我们可以挨个摸索摸索。改革开放初期,那市中心呈飞机形状的路网仍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后来的中段被圈入了体育学院,同时弧形段也被新建的住宅区所占用,曾经市中心的路网轮廓变得越来越模糊。随着上海体育学院的逐渐扩张,曾经的市政府新厦成为了该院的行政办公楼“绿瓦大楼”。
半个世纪都是同济中学教学楼的旧上海市图书馆,也于2012年被修缮和扩建并回归了本职功能,成了杨浦区图书馆。在这些存有建筑中规模最大的,还要数江湾体育场了。
江湾体育场原为上海市体育场,建成于1935年,有着“远东第一体育场之称”。从1934年8月奠基到1935年8月竣工并交付,建造工期之短可谓神速。
当年双十国庆节的时候,就在场内举行了第六次全国运动会。它的大门入口有三座宝带桥,桥堍耸立着伟岸的镂花石坊。正面门楼高达20米,左右顶端的两只古铜色大鼎显示着力量和庄严,椭圆型大看台可容纳6万名观众,设34个出入口,可在5分钟内使全部观众退场完毕。
1936年的《上海市年鉴》是这样形容江湾体育场的:建筑之伟大、范围之广袤,其于体育场之地位,目下远东殆无与匹。
可惜在八年抗战期间,体育场变成了日军的库。二战结束后,国民政府重新接管体育场,但仍被用作库和军营。1946年4月,库发生爆炸,田径场大部分看台被炸裂,震塌,其他建筑物也不同程度地受到破坏。
1954年,全面修葺后的“上海市体育场”更名为“江湾体育场”,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陈毅还亲笔题写了“上海市江湾体育场”8个大字,镌刻在西主席台正门的上方。
如今的江湾五角场周边虽然已经失去了其在上海市的职能,可作为上海市副中心的五角场商圈,依然是杨浦区最为繁盛的地方。
作为上海东北边的商业之巅,与南边的徐家汇和中部的南京路经济带一起,形成了一条右倾45度的城市中心发展轴。
现在我敢大胆的猜想,如果没有时期的“大上海计划”作为加持,杨浦区以它“百年工业文明”和“百年大学文化”的标签,注定发展不到如今的这种程度。
节目的最后,再带大家领略一下这个五角场。五角场的标志性景观为已故视觉艺术大师陈逸飞先生设计的像素点状彩蛋。
它饱含着孵化、孕育和诞生之意,为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环岛带去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更叫这个普普通通的五岔路口大放异彩。人们为了近距离欣赏这个巨蛋,必定会来到位于它正下方的下沉式广场处。
五角场的五个叉相对应着的是通往大型商业中心的五个通道:万达广场、百联又一城购物中心、苏宁电器、悠迈生活广场和合生汇综合广场等均汇聚于此。
五处超大型商场近乎融合在了一起,这样的商业布局是在其他城市难以体验到的,也不怪第一次来这里的人会晕头转向了。
不靠谱,举个例子,40年前徐家汇和江湾五角场都是上海市的边缘地区,相当于城乡结合部,两者处于差不多的水平,现在两者都发展得不错,大概都是上海的副中心,现在的江湾五角场的硬件可能超过徐家汇,可是在绝大多数的上海人心目中,江湾五角场的硬件建设得再好,大厦造得再多,哪怕超过徐家汇几倍,也永远超不过徐家汇,这就是上海的文化,个中的原因值得大家细品。
欲要查看更多的作品